預應力施工
3.1 波紋管布置
首先設計圖紙要求在箱梁肋上準確布置波紋管的定位筋,縱向間距應小于1m,橫向位置按設計圖紙上的座標定位。在波紋管接頭處一定要將波紋管接口用小錘整平,以防在穿束時引起波紋管翻卷,嚴重時會導致管道堵塞。還要檢查波紋管是否因為焊接等原因產生破損或變形,若發現一定要在澆筑混凝土之前補好。在與錨墊板接頭處,一定要用膠帶或其它東西堵塞好以防水泥漿滲進錨孔內。
3.2 穿束
在穿束之前要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1)清除錨頭上的各種雜物以及多余的波紋管。
(2)用高壓水沖洗孔道。
(3)在干凈的水泥地坪上編束,以防鋼束受污染。
(4)卷揚機上的鋼絲繩要換成新的并要認真檢查是否有破損處。
(5)在編束前應用專用工具將鋼束梳一下,以防鋼絞線絞在一起。
(6)將鋼束端頭做成圓錐狀,用電焊焊牢,表面要用砂輪修平滑,以防鋼束在波紋管接頭處引起波紋管翻卷,堵塞孔道。
若預應力束孔道是曲線狀,用人工穿束就比較困難,通常將鋼絲繩系在高強鋼絲上,用人工先將高強鋼絲拉過孔道,然后將鋼絲繩頭用12的半圓鋼環與鋼束頭經焊接而接在一起,開啟卷揚機將鋼束徐徐拉過孔內,在鋼束頭進孔道時,用人工協助使其順利入孔。如果在鋼束穿進過程中堵塞,要立即停止,查準堵塞管位置,鑿開混凝土清除管道內的堵管雜物,仍繼續用卷揚機將束拖過孔道。
3.3 施加預應力
在鋼束穿好后即可進行施加預應力工作。在施加預應力前應做好以下工作:
(1)鋼絞線進場后要取樣做拉伸試驗,抽查鋼絞線的斷面尺寸。
(2)錨具、塞片到場后要檢查錨固效率系數,其值不可小于0.95。
(3)要定期抽查塞片的硬度。
(4)油頂油表要定期進行校驗。
預應力張拉的順序為先縱向長束后短束。張拉過程如下:安裝錨具、千斤頂→拉到初應力(設計應力10%)→作量測伸長量起始記號→張拉至設計應力→量伸長量→回油錨固→量到實際伸長量并求出回縮值→檢查是否有滑絲、斷絲情況發生。每次錨具安裝好后必須及時張拉,以防在張拉前錨具生銹。
張拉過程中如有滑絲、斷絲、伸長量不夠的情況發生,則需分析原因并處理后重新張拉。
在張拉過程中發生滑絲現象,可能由于以下原因:
(1)可能在張拉時錨具錐孔與夾片之間有雜物。
(2)鋼絞線上有油污、錨墊板喇叭口內有混凝土和其它雜物。
(3)錨固效率系數小于規范要求值。
(4)鋼絞線可能有負公差及受力性能不符合設計要求。
(5)初應力小,可能鋼束中鋼絞線受力不均,引起鋼絞線收縮變形。
(6)切割錨頭鋼絞線時留得太短,,或未采取降溫措施。
(7)長束張拉,伸長量大,油頂行程小,多次張拉錨固,引起鋼束變形。
(8)塞片、錨具的硬度不夠。
張拉過程中斷絲現象一般有以下原因:
(1)鋼束在孔道內部彎曲,張拉時部分受力大于鋼絞線的破壞力。
(2)鋼絞線本身質量有問題。
(3)油頂未經標定,張拉力不準確。
鋼束張拉如發現伸長量不足或過大,也應及時分析原因,一般是管道布置不準,增大孔道摩阻,應力損失大,有時也有可能設計計算使用的鋼絞線的彈模值與實際使用的彈模值不相同。
總之,在張拉過程中如發現滑絲、斷絲、伸長量不夠等情況后要及時查明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
3.4 壓漿
壓漿是后張法預應力施工中的后也是關鍵的一步,壓漿前對壓漿機進行認真檢查、標定,用壓漿機向管道內注壓清水,充分沖洗,潤濕管道,至全部管道沖洗完后,正式拌漿,開始壓漿。壓漿開始后需等另一端排水,排水孔亦噴出純漿并穩定后,才可封閉排氣孔,其后對管加壓到0.6MPa以上并持荷5min后封閉。張拉封錨壓漿應在48h內完成,如有特殊情況不能及時壓漿時,應采取保護措施,灌漿后30d不能碰撞錨具。
在預應力箱梁澆筑前要在箱梁內預埋內觀測點觀測混凝土澆筑前后梁底標高變化及張拉前后的標高變化。